“一点一滴地被蚕食”:中国美容品牌凭借对本土市场的丰富认知,逐步削弱跨国公司在华的主导地位

By Amanda Lim

- Last updated on GMT

[Getty Images]
[Getty Images]

Related tags China

一位业内分析师表示,国际美容公司面临着市场份额被中国本土品牌抢走的风险,因为本土品牌更能满足中国不同人群的需求。

所有公司都必须跟上快速变化的消费趋势。这并非易事,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和经济差异巨大的大国中难度更是翻番。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消费者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群体,例如按地区、年龄、消费能力、价值观细分……每个细分群体都有特定需求和偏好。满足细分群体需求和偏好的品牌将赢得市场,”​美业颜究院高级分析师 Sophie Wen 说道。

她强调了唇彩和遮瑕膏这两个化妆品子类别之间的差异,据天猫的数据显示,在年中 6.18 购物节期间,它们呈现了高增长率。

“唇彩的增长是由刚开始学化妆的年轻女孩推动的……唇彩的销量甚至超过了口红,因为……唇彩价格较低,年轻一代负担得起;尺寸较小,降低了试用成本;还有各种 IP 联名款,符合年轻女孩的审美偏好。”

Wen 称,另一方面,遮瑕膏的增长是由“进阶化妆品消费者”​推动的。

“这些中国消费者形成了根据化妆师推荐进行化妆的习惯,化妆步骤复杂,目的是拥有更精致的妆容。”

处于上风

在如今的中国市场,新一波国产品牌崛起,向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等跨国巨头发起挑战。

成功的中国美容品牌展现出对市场的深刻理解,这种洞察力使它们能够解决当地消费者“紧迫而精准​”的需求。

Wen 谈到了薇诺娜,这是一个护肤品牌,专注于解决消费者对敏感肌肤日益增长的担忧,能够提供适用于敏感肌的优质有效产品。

Wen 认为大型跨国美容公司应该关注本土竞争。

“新兴本土品牌精确瞄准不同的细分市场,将一点点蚕食市场份额,而国际品牌则将逐渐失去市场份额,”​Wen 说道。

她补充说,这就是为什么联合利华、拜尔斯道夫和资生堂等大型美容公司一直在寻找投资中国新兴美容品牌的机会。

风雨即来

随着《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CSAR) 的实施和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进入监管的新时代,监管在未来将发挥重要作用。

“新法规于 2021 年推出,要求品牌通过实验室测试结果证明产品优势。对品牌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是新产品开发,增加了新产品测试的成本,”​Wen 说道。

“之前夸大产品优势的品牌将面临痛苦的转型期。”

此外,她认为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必然会影响美容行业的创新。

Related topics China